合肥市自主创新政策“借转补” 揭榜挂帅重点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录入编辑:安徽文广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2024-03-31合肥市自主创新政策“借转补” 揭榜挂帅重点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攻克我市科技创新重点难点技术,现公布10个具有前瞻性的揭榜挂帅课题,征集承担单位。
1、面向新型显示应用的量子点打印技术开发。支持金额100万元
研究内容:基于Mini-LED/Micro-LED 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应用,开发量子点材料原位制备工艺,降低量子点制备成本,避免量子点图案化过程中的团聚等问题,开发高性能量子点材料以及量子点图案化技术,重点围绕低镉、高信赖性和高发光性能的量子点材料制备技术、量子点材料打印技术、量子点材料图案化制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解决现有RGB-LED全彩化方案中红光LED高成本和高工艺复杂度的问题,推出蓝光LED+量子点的低成本全彩化实现方案。
考核指标:满足1.0mm以下像素间距LED显示屏的应用需求,色温3000K到10000K可调,峰值亮度800nit,BOM 成本不大于2万元/m2。
2、高性能存储芯片开发及终端应用。支持金额100万元
研究内容:围绕产品设计、工艺技术、测试方法设计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我国存储芯片性能水平,拓展存储器产品应用领域,应用至电脑、服务器、移动类、车载等终端产品,拓展存储器产品应用领域,填补市场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考核指标:可靠性、稳定性存储芯片,申请发明专利不低于2 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不低于5 件。
3、多相交错DC/DC电源芯片研发。支持金额100万元
研究内容:针对DSP、CPU、存储器等高性能集成电路低压大电流、可扩展的电源管理需求,开展PWM控制芯片、驱动芯片、数字电源控制芯片、低压大电流LDO等新型电源芯片的设计、研发,实现具有外时钟同步、远端电压采样、并联均流等功能的多相交错DC/DC电源芯片。为DSP、AI处理器等产品提供高能效、易使用的功率转换解决方案,达到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可控目的。
考核指标:研发体积为0.1 立方英寸以下的超小电源芯片,输入电压范围:4.5V~15V;输出电压范围:0.6V~1.8V; 输出电流:双路10A 或单路20A;电源效率:90%(输出10A 条件下);电压调整率:±2%;负载调整率:±5%;典型输出纹波:20mVP-P;可调开关频率范围:600KHz~1MHz; 具有过压、过流和过热保护;工作温度范围:-55℃~+125℃。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4、应用于量子测控领域的高速反馈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金额100万元
研究内容:研究量子测量系统中对微弱信号的快速采集和运算处理、高速信息传输、两百纳秒内反馈控制及自定义反馈控制算法,实时对量子比特状态进行调控等核心技术难点突破,填补国内量子测量领域反馈机制市场空白,打破国际垄断。
考核指标:高速DA通道数:2;DAC 垂直分辨率:16 bit;DAC 更新率:1GSa/s;模拟信号输出带宽:350MHz;模拟通道输出偏差< 150 ps;存储深度:1Gsa/通道;高速AD 通道数:2;ADC 采样率1GSa/s;ADC 垂直分辨率:14 bit;ADC 有效位:不少于8bit;反馈延时< 200 ns;可自定义反馈算法;千兆网口通信、支持内外部触发和外部输入时钟;支持二次开发的C++、Python 的SDK。申请发明专利1 项,实用新型专利2 项,外观专利1 项,软著2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 项,外观专利1 项,软著2 项。
5、基于大节点数网络精准排序的量子计算机程序编译系统研发。支持金额100万元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在大规模搜索、大数据分析等领域需求,重点研究量子计算机程序编译器上,基于大数据检索与组合优化的专用量子计算算法内核的软件实现,突破基于物理启发式的网络重要节点搜索与精准排序的量子加速、基于事件驱动的量子程序编译优化等关键技术,研制可实现大节点数网络精准排序的量子计算机程序编译系统。结合GPU、TensorFlow、量子衍生加速算法和组合优化等计算技术,在量子计算机程序编译系统上实现500 个节点的大规模复杂网络的重要性排序,具备20 量子比特的真实量子芯片验证能力,为探索“量子计算+大数据”智能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助力未来基于量子大数据技术的智能交通、智能金融、智慧城市等实用型软件开发,推动量子应用产业链关键环节落地,促进合肥市量子计算产业体系形成。
考核指标:(1)完成量子计算算法的软硬件优化技术研究。基于自定义量子指令集、自主研发的量子编译系统和量子芯片控制系统,在满足实时性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对国产量子芯片的实时、精准控制。(2)完成原理原型系统研制。设计专用量子计算原理原型系统框架,通过量子计算编程框架、量子云平台,实现对大规模网络节点进行精准排序的功能。(3)完成对大规模网络节点进行精准排序的量子计算编程框架。(4)授权发明专利2 项,实用新型2 项,软件著作权3 项;新产品1 项,新技术1 项。
6、重大地震灾害事件情景构建及应用。支持金额100万元
研究内容:以城市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为目标,构建合肥地区高精度三维地下速度结构模型,开展地震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研究,结合物联网监测感知技术,开发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地震灾害事件情景推演平台。为包括地震准备、响应和恢复在内的整个应急管理过程规划设计和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考核指标:研发重大地震情景构建与灾害风险推演平台系统1 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 项,发表论文4 篇,其中SCI 收录不少于2 篇;申请发明专利2 项,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2 项。
7、气候宜居城市指标研究和平台建设。支持金额100万元
研究内容:开展气候宜居城市指标研究和系统平台建设,从气候禀赋、气候风险、生态环境、气候适宜度、气候景观等方面对城市宜居指标进行评价,开发气候标识认证评估服务硬件软件系统,集成气候宜居城市指标研究应用平台,提升合肥市生态气象监测能力和气候资源开发能力,为健康旅游、气候康养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康养建设和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考核指标:开发气候标识认证评估服务硬件软件系统,集成气候宜居评估应用平台,能实时展示城市空气质量、气候概况、生态宜居指标的实况数据。完成气候变暖背景下合肥市气候变化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合肥地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2000年以来卫星遥感监测合肥市植被覆盖度变化等研究,形成合肥市气候宜居城市评估报告。对合肥地区气候宜居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申报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8、优质丰产再生水稻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金额100万元
研究内容:支持优质高产的再生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对具有成为再生稻潜力的优质种质资源进行评价与筛选,选育生育期适宜、强再生力特性、抗机收碾压、优质丰产抗逆的再生稻新品种,结合区域生态特征和生产特点,开展再生稻品种配套的机械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优化集成与品种配套的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技术,用科技力量兴农惠农。
考核指标: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新品种6项,其中申请国家审定新品种2项,申请省级审定新品种2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2项;新品种授权数2项,其中省级以上审定新品种授权数1项,植物新品种权授权数1项;筛选再生稻品种5 个。节本增效8%;促进粮食增产9%;建立百亩示范基地2个;集成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制定企业技术标准1 项。
9、蚕桑生产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支持金额50万元
研究内容:建立蚕桑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团队,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示范推广及科技培训,培养一批掌握最新蚕业科技知识的示范户和带头人,以带动示范区及周边蚕农,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蚕桑产业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推广和产业化,采取“基地+农户(贫困户)+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开展科技扶贫,壮大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强化“造血”功能,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用科技助推产业扶贫。
考核指标:推广桑树新品种1-3个,家蚕新品种3对以上,至少1对家蚕新品种通过安徽省审定,至少获得一项省级科技成果;指导和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蚕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不少于1家;培训蚕农50人次以上;引进、推广家蚕新品种800盒以上;建立生产技术规程3-6个;完成1个以上、80亩以上高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亩产桑叶3000公斤以上,实现规模化养蚕模式的推广。
10、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技术和方法研究。50万元
研究内容:联合医疗卫生、学校、社区、海关等机构,建立症状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网络舆情监测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开展实验室检测,发出预警,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发现及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减少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停工、停产或停学的可能性,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
考核指标:形成合肥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分析报告;发表相关论文5-6篇,其中SCI论文1-2篇,核心期刊论著3-4篇。
【安徽文广知识产权】专业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业务覆盖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登记、知识产权咨询及诉讼等全链条服务,竭诚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如果您关于商标、专利、版权及其他知识产权相关疑问,可以随时联系安徽文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联系方式1396519186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