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点校作品的侵权行为?
录入编辑:安徽文广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2023-08-08
如何认定点校作品的侵权行为?
本案中,汉王的确为相关内容的著作权支付了版权使用费,这就把球踢向了另一个方向,那就是汉王使用的国学版《二十四史》和《清史稿》是否侵犯了中华书局享有的点校作品的著作权。而国学公司表示,除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中华书局书稿外,国学版的涉案作品乃是其独立编校的成果。
记者注意到,点校作品在形式上的确有特殊之处,比如其内容力求忠于原稿,这就使得不同版本的编校稿趋向统一,差别只在细微之处,对于这种情况,很难直接判断出两稿之间是否存在侵权。
在司法实践中,对非法使用他人作品从程度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部分侵权,即将他人作品中的部分挪用到自己作品之中,这种侵权方式在文字作品侵权纠纷中占绝大多数,认定相对较容易。第二类就是整体侵权,即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挪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作为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世。相对部分侵权来说,整体侵权因字数较多、形式复杂等原因,认定难度比较大。
“针对以上情况,对本案两部作品相似性的判断就要采取不同的判断方式,应结合点校古籍的特点进行。”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庭长才雪冬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认为,判断点校作品是否侵权,要抓住“点、校”二字,特别要将“校”作为比对的核心。
才雪冬介绍,古籍点校主要分为3部分内容:一是分段落,将杂乱无章的段落理清,特别要根据上下文意、参考各种文献做断句的工作,使阅读方便、理解正确。二是点标点,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在分段落的基础上,对语句进行标点,使之符合现代阅读习惯,更贴切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三是改、补、删字,这应当是最能体现古籍点校特点的部分,亦即“校”的部分。
通常情况下,对古籍字词的修改即需要结合上下文考量,更需要通过查阅、对比相关资料选择。虽然依据通常的文字规范和写作习惯,不同点校人会选用同一版本对相关字词进行修改,由此可能会产生部分文字点校结果相同的情况。但是,这些点校部分是整篇文章或整部史书的组成部分,是上下文连接和互相印证的,不同点校人在整部史书或一篇文章中,点校结果完全相同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因此,可以通过抽样方式,经过对点校部分的比对认定涉案书稿是否构成相似。